Wednesday, October 03, 2007

I Thought About You - Stan getz


不知怎么的..这些日子我花在听爵士樂的时间少了,我想今夜正是好时刻吧.能就这么的坐在这儿,听着醉人的stan getz 曲目..靜靜的想着我的爱,写下我此刻的心情.
也許爵士樂曲目大都以爱情为基调吧..樂者们借助了樂器,表达了他们对此曲的情感与共鸣.有人说过爵士酒吧內的艺術家就
是那位调酒师,而非那醉醺醺的演奏者.调酒师运用了不同的材料,创造了不同鸡尾酒..让酒客们帶着不同的心情与想像,听着那漂流於空中音符与香烟混为一体的暖流.
我已好一段时间沒夜生活了,这一种浪漫的景像也从来不曾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也许是这里的爵士樂迷并不多吧..不怎么赚錢的事业也没人想干了...也许这里多上几位像村上春樹先生这样的爵士樂迷情况会有所不同吧..哈哈哈.

Sunday, September 16, 2007

爵士樂大師 - Charles Mingus 查爾斯.明格斯


低音提琴( Double Bass )从来都不是向往爵士演奏生涯年轻人的最爱。它外型笨重不易操持,声音低沈甚至闷窒。传统而言,一名称职的 Double Bass 手永远是扮演幕后而不是幕前的.可以准确地掌握节奏,像个舒服的大沙发一样稳稳拖住如野马奔驰的独奏乐器旋律,一方面又能精准地掌握旋律的精髓与浓度,让整体演奏的旋律与的音色不至於太浓或太淡。
可是,在爵士乐的发展史上,偏偏就有不认份的人,一开始就不把低音提琴当成纯节奏性乐器的伴奏角色,这个怪人,名叫Charles Mingus。
在我仅有的几张 Charles Mingus 的专辑和爵士乐书籍的照片中,Charles Mingus的脸上从来不带笑容。他不是一脸沈重,若有所思,要不然就是面无表情,一脸酷样。因为世代的差异,我无缘亲临他的演奏会现场,但是我可以想像,从其他爵士评论者的描述,脾气直率暴躁的 Charles Mingus,势必要在演奏现场,与不捧场的听众发生火爆冲突的场面。
Charles Mingus 的乐风虽然广泛吸收了纽奥良乐派、黑人灵魂诗歌和传统蓝调的精华,但是他极具创意的作品却为后来的自由爵士前卫派等开创新路,提供不少启示。
Charles Mingus生於1922年4月22日。记录上的他虽然生於亚力桑那州, 不过却在洛杉机的黑人区。Mingus一开始接触乐器时,学的是伸缩号和大提琴,因为觉得老师教得太烂,高中时改学低音提琴,老师是Red Callender。
和大部分的黑人一样,Mingus 最早的音乐启蒙来自於教会。童年时的 Mingus 目睹灵恩派的教会成员,以诗歌赞美神所表现出来的忘我境界,为他们自由吟唱,与不受拘束的风格深深感动不已。
40年代,年轻的 Mingus曾经加入着名的Lious Armstrong(1943),Kid Ory,Lionel Hampton (1947-1948)等乐团。1950年初,Mingus定居於纽约,并先后和多名爵士乐手,如BillTaylor、他的偶像Duke Ellington、Stan Getz、Art Tatum 甚至Bud Powell等同台演出。Dizzy Gillespie和Charlie Parker等人在Massey Hall着名的演出也可以见到Mingus的踪影。
Mingus真正自创一格,确立第三派的风格应该是在1950年之后,Mingus担任Band leader的角色之后才开始。和大部分爵士艺人最大的不同是,Mingus具有强烈的政治与社会意识,为了不被白人主导的唱片工业剥削,Mingus不但自组唱片公司DebutRecords(1952-1955),而且还成立爵士作曲工作坊(JazzWorkshop),期盼爵士乐界能够挣脱商业力量的羁绊,而以更严肃的态度从事创作。除此之外,他也积极推动爵士艺术家协会的成立,希望能爵士乐手够团结,对抗流行工业界对於音乐创作者的剥削。
很可惜的是,Mingus的理想终究未能完全实现。1960年代的Mingus曾经一度精神崩溃,事业不顺遂加上经济压力让他变得更加的阴郁。在他那个年代,Mingus 是个情感与个性上不被了解的人,在音乐上,一直要等到前卫爵士崛起之后,Mingus的贡献才受到更多的肯定。「怀才不遇」似乎是 Mingus 最佳写照。
Mingus的风格有两大特色:对话式(conversational)和钢琴式(pianistic)的演奏取径。在作曲的过程中, Mingus和Duke Ellington非常相像,极为重视乐手的音色与独特风格,熟习钢琴的Mingus,会先以钢琴将乐曲的主旋律预演一次,然后在个人的演奏部份,依乐器特色与乐手个人的演奏风格加以调整,最后再指明按照乐谱与即兴的部份,作曲风格与艾灵顿公爵如出一辙。
或许因为自己是低音提琴手吧?Mingus特别偏好以音色低沈的乐器,如低音提琴、伸缩号、次低音萨客斯风(baritone sax)、低音号(tuba)等制造阴郁低沈的效果。他的低音提琴音如教堂洪钟,乍听似嫌粗砺,细嚼之馀却有幽微细致之美。

Wednesday, September 12, 2007

爵士女歌手Diana Krall

在诺拉·琼斯(Norah Jones)之前,Diana Krall是当代的爵士演唱女歌手中商业成绩最好的明星之一。Diana Krall与诺拉·琼斯一样,在她出道之初也曾经引起了音乐界和评论界对于她的独特风格的诸多争论,她也曾游离于流行歌曲和爵士演唱之间,让评论界对于她的音乐定义而广泛讨论。

在Diana Krall同时代的爵士音乐家中,还从来没有过哪一位爵士音乐家能够像Santana,后街男孩(Backstreet Boys),南方小鸡(Dixie Chicks),TLC一样在演出时受到同等热烈的欢迎。在Diana Krall同时代的爵士音乐家中,在以摇滚乐,流行音乐,乡村音乐,说唱音乐,城市音乐为主流的流行音乐市场里,他们很少有能够在Billboard 200排行榜上位居高位的爵士乐唱片。在当代所有的爵士音乐家中,Diana Krall是其中极少部分的既获好评,又有销量的一员。  

Diana Krall出生于1964年11月16日,她出生在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西南部的、温哥华附近的港口城市Nanaimo。Diana Krall之所以能够在日后成为一名杰出的爵士女歌手,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她有一个极富音乐细胞的父亲。Diana Krall曾经说她的父亲拥有几乎所有三十年代爵士钢琴家Fats Waller的老唱片。Diana Krall的父亲是一位通晓二、三十年代几乎所有爵士钢琴演奏家的超级爵士发烧迷和钢琴演奏者。正是在父亲的鼓励之下,Diana Krall从小就对爵士乐和爵士钢琴演奏产生出了极浓厚的兴趣,而父亲那些广博的收藏品也成为了对Diana Krall产生重要影响的早期教材。Diana Krall曾经说,那些伟大的钢琴和爵士演唱者给她极大的影响,其中包括Dinah Washington,Roberta Flack,Shirley Horn,Andy Bey,Aretha Franklin以及Sarah Vaughan,但是影响最大的是Carmen McRae以及Nat 'King' Cole。

在仅仅只有4岁的时候,Diana Krall就正式开始学习弹奏钢琴。Diana Krall的天赋很快就显示了出来,在小学的时候,Diana Krall的爵士钢琴演奏水平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在只有15岁的时候,小Diana Krall就已经开始独立的在当地的一些小饭馆和酒吧里演奏钢琴。随后不久,Diana Krall赢得了温哥华爵士音乐节的奖励,并且得以进入美国波士顿著名的伯克利音乐学院进修,在随后几年的时间里,Diana Krall一直处于不断的在北美各地学习进修之中。

在波士顿的伯克利音乐学院,Diana Krall仅仅短暂的学习了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在爵士贝斯演奏者Ray Brown的鼓励之下,Diana Krall搬到了洛杉矶,在洛杉矶,Diana Krall结识了John Clayton,Jimmy Rowles等日后对她的事业起重要作用的音乐家。Diana Krall在洛杉矶住了大约三年时间,在那里她开始跟随Jimmy Rowles一起继续学习弹奏钢琴。在洛杉矶呆了三年之后,Diana Krall又重新回到了加拿大,这次她回到了多伦多,在这里Diana Krall和另一名爵士钢琴演奏家Don Thompson继续学习演奏爵士钢琴。

Diana Krall在多伦多停留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1990年,Diana Krall搬到了纽约。但是此时一家加拿大的唱片公司,位于蒙特利尔的Justin Time Records唱片公司给了Diana Krall第一份发行个人专辑的合同。1993年,Justin Time Records唱片公司发行了Diana Krall的首张个人专辑《Stepping Out》,这张专辑让Diana Krall开始崭露头角,在专辑发行之后的第二年,Diana Krall成功的签约了GRP唱片公司,并且在1994年正式发行了第二张个人专辑《Only Trust Your Heart》。也正是在此时Diana Krall开始了与曾经为Barbra Streisand,Natalie Cole,George Benson等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录制专辑的制作人Tommy LiPuma的长期合作。Tommy LiPuma几乎参与了Diana Krall此后每张唱片的录制。

1995年,Diana Krall又转往Impulse!唱片公司,同年冬天,Diana Krall在这里发行了她的第三张个人专辑,向著名情歌歌王Nat "King" Cole三人组致敬的专辑《All for You》,这是Diana Krall首张引起轰动效应的唱片,同时也是Diana Krall首张以三人爵士演奏组合的形式录制唱片,其中吉他手是Russell Malone,贝斯手是Paul Keller,Diana Krall依然是钢琴和演唱。这张突破性的专辑在Billboard传统爵士排行榜上一直停留了长达70周的时间,并且成功的为Diana Krall赢得了第一次格莱美奖最佳爵士演唱歌手奖的提名。

Tuesday, September 04, 2007

西村由纪江 - 夢を追いかけて


薩卡先生是一個牧羊人,他養了好幾十隻羊,其中,最鍾愛的就是布蘭卡。布蘭卡有著蓬鬆、柔軟又潔白的毛;形狀優美且完全對稱的角。薩卡先生總是把各種快樂的、煩惱的事情全都跟它分享。
布蘭卡有時候也分享自己的心事或說些鼓勵的話,但多半只是靜靜得聆聽著。無論如何,對薩卡先生而言,能夠看著布蘭卡深遂、溫柔的褐色雙眸,一面輕撫他軟軟的毛;一面與它分享心事,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但是,薩卡先生卻發現最近布蘭卡吃的越來越少,也愈來愈沉默,似乎有什麼心事。
「布蘭卡,你有心事的話,請跟我說好嗎?是草不夠嫩嗎?還是水不夠甜?我可以再去找別的更適合牧羊的地方啊…」薩卡先生總是想給布蘭卡最好的。
「不,不,…不是因為這種原因。」布蘭卡搖搖頭說。
「那是為什麼呢?」
「薩卡先生,我知道你對我很好,可是…可是, 我不屬於這裡啊!」
「不屬於這裡?我不懂…我想你一定是生病了。我會去找更適合羊兒生活的地方 ,到時候就沒事了。」薩卡先生決定去請教資深的牧羊人,哪兒有更好的牧草與水源。
「…」布蘭卡沒再說什麼,只是抬頭看著藍色的天空。
過了幾天的一個早晨,薩卡先生發現布蘭卡不見了。怎麼找也找不到,於是他趕緊到小鎮上的警察局去請求幫忙。薩卡先生連同小鎮的警察,到處的找尋布蘭卡的蹤影。不論是深山中、大街上、民房內、衣櫃裡,甚至於還因此約談了幾個有偷羊前科的累犯,後來也刊登了尋羊啟示,上面寫著:「尋羊啟示:布蘭卡,大眼、捲毛、性喜聊天。若有發現請與薩卡先生或小鎮警局聯繫。」 不過,並沒有任何斬獲。
布蘭卡失蹤的第六天。 一個晴空萬里、溫暖舒適的好天氣,跟它失蹤的前一天一模一樣的好天氣。薩卡先生跟小鎮的警察們仍然不放棄地找尋,突然間,薩卡先生猛然一抬頭,發現了他的布蘭卡﹗
牧羊人之間有一個流傳已久的傳說: 有些忽然不見的羊兒,是因為喝下了湖中映著雲兒倒影的水,所以身體變的輕飄飄的。飄到了天上,就變成了一朵又一朵白白胖胖的雲了。
果然,薩卡先生仔細一瞧…蔚藍的天空中,一朵最美麗的白色捲積雲,正是他思念的布蘭卡。 而且,是有著淺淺笑容、他從未看過的、快樂的布蘭卡﹗突然間,薩卡先生就什麼都懂了。為什麼布蘭卡說自己不屬於這裡…
「布蘭卡,你要幸福喔…」 薩卡先生流著淚,對著天空上那朵白雲大聲喊著…
我好喜歡這篇溫馨可愛的作品, 很多時候,在愛情中的角色扮演就如同薩卡先生跟布蘭卡一樣。
你、我都可能是某某人的薩卡先生,想把所有自認為最好的、最棒的東西給對方,希望它能永遠的留在自己身邊,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可是有時候,自己所盡心盡力給予的,不一定就是它所需要的。倒不是因為什麼合不合得來,配得上或配不上的問題,或許,只是因為對方正是那隻「不屬於你的世界的布蘭卡」這樣無可奈何的原因。
感情裡,很多事情,不能勉強。很多理由,跟這個故事中牧羊人流傳的傳說一樣,無法追查其來源與正確性。有時候,單純的相信它,一切會簡單的多。
薩卡先生最後祝福布蘭卡的話,很令人感動。 我想,他流下的眼淚必然有不捨跟傷心,可是,也一定有為布蘭卡感到高興的眼淚吧﹗這種體貼與胸襟本來就很難,但是,如果真的愛一個人,也只好很努力、很努力地去做到。
親愛的,如果明天是好天氣, 請你抬頭看看天空。或許,我也喝下了湖中倒映著白雲的水…
開玩笑的啦..哈哈....就算飛了..也在妳身邊...

Monday, September 03, 2007

我的電腦技術支援平台

敬啟者,您好:

去年我把「男友5.0版」升級到「老公 1.0版」之後,發現系統的整體效能變
差了,尤其是「送花」及「珠寶」功能,
這兩個功能本來在「男友5.0」一點問題都沒有。
除此之外,「老公1.0」也把原來好用的軟體殺掉了,
例「羅漫蒂克9.5」及「關懷6.5」,取而代之的是「世界杯足球賽5.0」、
「世界杯籃球賽3.0」和「高爾夫俱樂部4.1」。
「談心8.0」也無法執行,還有,每當我要執行「打掃屋子2.6」,整個系統就
當機,我試著用「嘮叨5.3」,但都沒辦法解決。
請問我該怎麼辦?

心急人

----請接著繼續往下看----
-------------------------------------------------------------------------

親愛的「心急人」:

首先要提醒您的是,「男友5.0」是娛樂軟體套件,
而「老公1.0」是作業系統。
您可以在流覽器上方的網址列輸入:http:我以為你愛我.htm,
試著下載「流淚6.2」,也別忘了下載「罪惡感3.0」的更新檔案。
如果上述軟體可以執行的話,
那麼「老公1.0」應該就會自動執行「珠寶2.0」和「送花3.5」了。
但要注意的是,過度使用上述功能,
會造成「老公1.0」自動執行「發脾氣2.5」、
「流連酒吧7.0」和「啤酒6.1」。「啤酒6.1」是個很不好用的軟體,
它會自動上網去下載一個叫做「鼾聲如雷」的測試版。
還有,無論如何,千萬別安裝「婆婆1.0」
(它是一種病毒,發作時會佔用妳的作業系統全部資源)
另外,不要嘗試重新安裝「男友5.0」,我們並不支援這套軟體,
同時它和「老公1.0 」不相容,會造成不可預期的錯誤訊息。
總結來說,「老公1.0」是個非常棒的軟體,但受到記憶體的限制,
它無法在短時內學習新的功能。您或許可以考慮購買另外一套外掛程式,
以增加記憶體和增進系統效能。我們建議「美食3.0」或「性感內衣7.7」

祝好運

技術支援中心

Friday, May 04, 2007

"今年的情人節,我一個人.
總以為地球上會有一個最懂我的人,
在某處等著我. 於是用盡了青春气力去愛,去尋找,去嘗試錯誤.
每一次碰到的那個人都以為是對的人.
換過一個又一個住處.
犯下一次又一次錯誤.
我們相敬如宾.我們互相摸索.
我們相擁而泣.我們道歉离去.
常常只因為愛上一個人輕易就改變了執拗的自己.
常常只因為某一首情歌輕易就改變了失溫的愛情.
關於生活,關於成長,關於愛情,關於离開,關於反省,
關於女人,關於世界,關於未來,關於夢想...
在愛恨都變得奢侈的年代,
牽動我愛戀的,依然只有那漂浮在空中的樂曲.
愛情雖然沒什么道理.
我欲依然信仰下一次戀情的來臨.
我也許還沒有找到那一個地球上最懂我的人.
我卻何其有幸福有這些最懂我的歌..."

Monday, April 16, 2007

爵士樂大師 - Oscar Peterson


Oscar Peterson 1925年生于加拿大Montreal,六岁开始学习钢琴,十四岁时就已担任当地电台节目的音乐班底,1949年他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的初次登场,获得美国爵士乐爱好者的热烈回响,也开始了他的录音生涯。他早期的钢琴作品受Nat King Cloe的启发,后来则受现代爵士乐钢琴风格的影响,基本上他并不限于任一种演奏风格,在体裁方面,凡民谣,蓝调,放克或Bebop等等,他一律接纳,无论任何情形下,他所创造出的音符,总是生动和富变化,就像他擅长的和声变化,极具剌激性,非常的摇摆。他所有作品本质,始终依附在轻松且节拍灵活自由的摇摆乐上,虽然有时常充斥着反复的乐节,或一再地弹着同一音符,却使得曲子更具节奏的张力,由旋律的观点而言,有时虽有点散乱,却无损音乐的完整性,流畅性,反而塑造出他的特殊风格,爵士乐界的钢琴手,表少有人能像他将现与传统爵士乐,作极精湛的结合,他可说是爵士乐界最佳的伴奏者之一。当代杰出的爵士人多曾经与他合作过,从Louis Armstrong, Ella Fitzgrald, Billie Holiday, 他早期与Ray Brown贝斯手组了二重奏,从来以Nat King Cole的规制,加入了吉他手形成著名的三重奏,1970年后,他的演奏规制,不固定二重奏或三重奏或独奏,他的合作对象也不固定,唯一不变的是他仍持续地灌录唱片,他仍活力十足地为爵士乐留下不析的资产,同时他也是爵士乐界灌录唱片最多的乐师之一。

在无数的黑人乐手中奥斯卡·彼得森可谓是一位爵士钢琴中的领袖级人物,他把爵士乐轻佻、迷幻的色彩通过手指与琴键的接触直接勾勒在我们面前,虽然很多音阶听上去那么不和谐,但正是这些不和谐的、跳跃的音符造就了他的音乐在酒吧中盛行的趋势。现今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正是那些懂得享受生活,希望尝试多元化的生活的时尚一族。

数十年来他在爵士钢琴领域中的地位始终屹立不摇,他的风格Swing也一直坚持着,不在乎Fusion, Free Jazz的新潮流,他并不落伍,但没有人能够说他的风格是不合时宜的,他多变的风格,无疑是整个爵士钢琴史的综合体,他在1984年被Down Beat杂志列为爵士名人堂的唯一得主,同时从1950到现在,也几度被读者选为最佳钢琴手。与他合奏的对象除了二重奏,三重奏时期的固定班底外,也加铜管乐器和小提琴等等乐手,他的音乐时而高潮迭起,时而流畅自然,在在显示他技巧的成熟度以及乐手间的默契十足。他的音乐,可以说是一个自由的极至表现,听到他的音符,会令你感受到轻快却有秩序,你听到快速的音符却排列整齐地在他指下,你大可以轻松的心情,仔细聆听他音符的变化,你会发现听似杂乱无章的音乐其中居然是一篇自由即兴的旋律,要是你不懂Swing,由他的音乐就可以轻易入门,从他身上可以看出创作的精神及即兴演奏的美妙。就让他带给你最舒服,最无压力的一种感受吧。

他的钢琴作品并不限于任一种演奏风格,在体裁方面,对民谣,蓝调,放克或Bebop等等一律接纳;他所有的作品本质,始终依附在轻松且节拍灵活自由的摇摆乐上,虽然有时常充斥着反复的乐节,或一再地弹着同一音符,却使得曲子更具节奏的张力,由旋律的观点而言,略有些散乱却无损音乐的完整性与流畅性的特点,反而塑造出他的特殊风格,他可以说是爵士乐界最佳的伴奏者之一。

Wednesday, March 21, 2007

爵士樂大師 - Stan Getz


(1927~1991)生于费城。以清亮、慵懒、柔软的萨克斯风征服了全世界 的乐 迷,除了着名的Bossa Nova曲风,略带Swing 的风格 也使他成为Cool Jazz时期最热门的乐手,他也为爵士乐界独树一的旋律即兴代表人物。小时侯的他对吹管乐器特别有兴趣,十五岁即以职业乐手的姿态站上舞台,同年灌录他个人第一张专辑。但要到1947年加入了Four Brother之后,他才真正打开了知名度。自已先后成立了乐团,加入巡迴演出,期间因为滥用药物成癮的问题滞留欧洲,定居於哥本哈根,这是他的一段低潮期。’43年离开Jack Teagarden后,遍历过许多名门乐团,于’49~’52年开始拥有自己的乐团,另一方面并单身赴北欧旅行。后来经过Stan Kenton乐团和在欧洲活动后,60年代初以bossa nova演出作品风靡于世。’64年后又回到自己的乐团活动。他堪称是以即酷又热,散发无与伦比乐魂的天才式即兴演奏闻名的中音萨克斯风乐手。 Stan Getz是一位情绪化的拥有复杂麻烦的次中音萨克斯风手,而他的人生也决不算安稳幸福.抱着像蒸汽压路机般巨大高压的自我,以大量的毒品和酒精腐蚀灵魂,从懂事开始到停止呼吸为止的大部分时期,几乎都与安定平稳的生活无缘.多半的情况,让身边的女人们饱受伤害,朋友们也都心灰意冷离他而去.
然而活生生的Stan Getz,就算是在多么严寒的北极过日子,他的音乐也如天使的羽翼般,从来不曾失去魔术般的优雅.他脚一旦站上舞台,手拿起乐器,现场立刻就会产生完全异次元的世界.正如被不幸的麦达士国王的手,触过的东西全部都会变成闪亮的黄金一样. 对, Stan Getz音乐的核心,拥有光辉闪亮的黄金旋律,无论任何热烈的即兴技法如何快节奏地展开变化,其中还是自然带有润泽的歌.他把中音萨克斯风宛如神意授与的声带般吹奏自如,纺出充满鲜明至福的无言之歌.爵士史上有多如星辰般的萨克斯风演奏者,却没有一位像Stan Getz这样既能吹出激烈的曲子,又不轻易地落入安逸的多愁善感的人.
在六十年代初期,他洗心革面,和吉他手Charlie Btrd合作,以将Cool Jazz和Samba融合的Bossa Nova,带给乐迷极大的惊喜,使人耳目一新,同时在美国大受欢迎。自1962年起,连续多张专辑(Jazz Samba), (Jazz Samba Encore), (Big Band Bossa Nova), (The Girl From Ipanema), (Getz Augogo)都大卖,也与大师 Antonio Carlos Jobim 合作,将巴西地方音乐介绍到全世界,成为一股风潮,Stan Getz的事业也在此时达到高峰,赚了不少钱。所以到了七十年代,他就以玩票性质的心情参加演出,并成立了唱片公司,发行他喜欢的音乐。说到巴西爵士不得不提到 "The Girl From Ipanema" 这首歌,其实也有一段浪漫的故事,巴西的作曲家Antonio Carlos Jobim 和Vinicius De Moraes, 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到一个青春活泼又全身古铜色皮肤的女孩 ,摇曳生姿的轻摆过他们眼前,然后消失在海滩的人群之中。於是在灵感触发之下,谱成了一首红遍全南美的" Garota di Ipanema" 。有趣的是那家酒吧后来以这首名曲为名,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光客,而故事的女主角的女儿如今也亭亭玉立,这首歌在填上英文歌词后,在美国发行走红,也捧红了主唱者。  八十年代,他对音乐的投入更积极,也获得许多奖项,这时他已成为一代之尊,包括Gary Burton, Chick Corea, Joanne Brackeen, Kenny Barron, Steve Swallow, Stanley Clarke等等都与他合作,在1991年六月时,他因癌症过世.
Stan Getz的音乐是可以令人放鬆心情的,他的音色中带有一种魔力,使人完全臣服於他的音乐中,奇妙的是,你会放鬆却不会意志消沉,在连续随兴的音乐下你反而容易进入你自身的空间中思考,心情好时,他把你带到了热情的巴西狂舞;心情不好时,他的音乐不断地沉淀你的思绪,使你暂拋压力。我们会惊讶他对音色的拉捏,居然是与我们的心情恰到好处,也难怪他可以成为一代大师。同时根据Down Beat 杂誌记录显苵,他一共获得十七次年度最佳次中音萨克斯风手(Tenor Sax),在美国人心目中他是位音乐界英雄,在所有乐迷心中更是位音乐艺术家。
去我曾经沉迷于许多小说,着迷于各种爵士乐中.但最后我还是觉得惟有费滋洁罗的才称得上小说(the Novel),Stan Getz才算得上爵士(the Jazz)。我重新想一想,这两个人之间或许可以找到若乾共通点吧。他们两人所创作出的艺术,当然可以看出一些缺点。这点我可以承认。但如果不付出这些瑕疵作为代价的话,很可能他们便无法得到美的永恒刻印吧。因此我不仅爱他们的美,同时也毫不保留地深深爱着他们的瑕疵。 我最热爱的Stan Getz的作品,怎么说都以Jazz Club[AY STORYVILLE]两场现场演奏盘为最爱。包含在这里头的一切的一切,都棒的超越所有的表现。虽然是跟平常一样的表现,但里头却有取之不尽的营养。例如,不妨请听一听。Jimmy Raney、Al Haig、Teddy Kotick、Tiny Kahn的旋律部分,简直完美得令人倒吸一口气。酷得非凡而简素,同时像要熔入地底的熔岩一般滚烫的旋律,他们浑然化为一体地解读。不过远胜这些的是Stan Getz的演奏之棒。有如天马行空般自在地拨开云层,让清晰得眼睛都会痛的满天星光,于一瞬之间尽盏眼前。那鲜烈的吟咏,超越了岁月,强烈地打动我们的心。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歌毫不保留地唤起人们灵魂深处隐藏着的饥饿狼群。他们在雪中,吐着兽性的无言白气。仿佛可以拿在手上用刀子切下般又白又硬的美丽气息……。而且我们可以安静的看出活在灵魂深处的森林里的宿命性残酷。

Saturday, January 27, 2007

爵士樂大師 - Bill Evans



Bill Evans出生于一九二九年,原名William John Evans,在学校的时候,也有人称他William "Fingers" Evans。五零年代晚期,比尔.伊文斯开始在乐坛崭露头角,出道不久,便与迈尔.戴维士(Miles Davis)同赴新港音乐祭,六九年合作了《Kind of Blue》,更使他很快就打响了名号。在此辑中,他参与了录音及制作,也担当主要的钢琴手,〈Blue in Green〉,〈Flamenco Sketches〉两曲是他的作品,这张专辑的编曲也由他担任,甚至内页的介绍也是由他执笔。我们可以说因为戴维士的大胆而开启了调式音乐在爵士乐的实践,但在首场实验性的录音中,却是由比尔.伊文斯担当主要的旗手.
除了与戴维士的合作之外,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三年间,比尔伊文斯在河岸唱片留下了十多张的唱片,也是重要的史料,记录着伊文斯的摸索,实验以及成熟。一九五六年,伊文斯加入河岸唱片,录制了他的第一张商业发行:《爵士新概念(New Jazz Conceptions)》,在这张专辑中,伊文斯虽然是首度尝试商业发行,却毫不退缩地展现他想要带给世人的爵士新概念。他将德布西与拉斐尔的演奏风格带入爵士乐的领域,展现了印象派的朦胧与神秘,却又不失爵士乐的摇摆感受以及即兴精神,相当神奇地将两者合而为一,并且悦耳动听。
五九年到六一年间,比尔伊文斯在河岸的岁月达到高峰,他和贝斯手史考特.拉.法罗(Scott La Faro) 及和鼓手保罗.摩逊(Paul Motian)合作,留下了许多精彩的录音。包括了精彩三人同时即兴的《爵士探索Explorations》,《爵士肖像(Portrait in Jazz)》等,其中最著名的该属《Sunday at the Village Vanguard》以及《给黛比的华尔滋(Waltz for Debby)》 两张。这两张是同一场录音,是六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在前卫村(Village anguard)酒吧所留下的,比尔等三人应该是有受到酒精或是药物的影响,这场演出带有迷幻气息,比尔的钢琴不急不徐地弹送情歌;鼓手保罗的演奏以钢刷为主,让节奏精巧地轻灵摆动;贝斯手史考特明显的弦声不干于背景铺陈,无论是独奏的片段,或是在比尔略放空档的音符间隙里与钢琴交叉对话,一个节奏组三重奏,这样的阵容是优异到有点不可思议的地步。
在《给黛比的华尔滋(Waltz for Debby)》里的曲目包括了数首情歌例如〈My Foolish Heart〉,〈Waltz for Debby〉以及〈My Romance〉,都是比尔伊文在他的演奏生涯里常演奏的曲子,而本张专辑里的版本,可以算是当时最成熟的版本,与日后的许多诠释相较,也都算是相当好的版本,例如标题曲〈Waltz for Debby〉曾在五六年的《爵士新概念(New Jazz Conceptions)》专辑中有概念性地演出过,而在这张专辑中的现场版本,则比之前的录音室作品成熟许多,结构已达完美,日后许多版本都不及这个版本的完美。这次的演出十天后,贝斯手史考特车祸丧生,除了乐坛失去一个重要的贝斯手,对团长比尔.伊文来说,更是痛失右手,不只使这个优异的三重奏终结,也使比尔.伊文暂停一切的演出一年,对酒精与海洛因的需求也日益加重。
比尔.艾文斯本人的录音演出以三重奏最多,但对于个人独奏和与大型乐队合作的演奏他也相当感兴趣。在六十年代末融合乐兴起以后,大部分乐手顺应潮流都改以电子乐器演奏,然而比尔却坚持传统乐器的纯净音色演出。即使在八十年代初期去世前,他也只尝试以电钢琴灌录唱片,仍坚持不弹奏合成乐器。比尔后来还对N ew Age风潮产生莫大影响,足见其魅力所在。
Bill Evans的音乐专辑大多是以钢琴为主伴以鼓及贝斯的三重奏为主,也是因为它的表现是如此不凡,这样的三重奏才能受到乐迷所喜爱。Bill Evans的个性沉默冷静,他的音乐也是如此,也许不是很喜欢他的人会觉得他的音乐缺乏热情,但是他的琴音还是像诗一般的美,值得您静静来聆听,由其它擅长于让他的音乐充满感情。 Bill Evans在爵士乐鼎盛的50年代窜起,并成为影响当代极大的钢琴大师。由于父母的鼓励支持,Bill 的哥哥学习钢琴,而他开始时学的是小提琴。但是哥哥在学的时候,Bill 总在旁观摩,而且喜欢自己弹弹钢琴,以后父母便让 Bill 和哥哥一起学钢琴。虽然学的是古典课程,Bill总会模仿收音机上听来的爵士乐。 Bill Evans对爵士的自由即兴风格之倾倒,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感觉出来。他也借着音符来传达他的感情与想象,没有swing的欢愉与bebop的刚烈,是属于内敛自省的风格。 1959年,脱离 Miles Davis 之后,Bill Evans 以个人为名的三重奏乐团,在爵士乐坛上立下稳固的地位。他的三重奏有特殊的质感,长期以来与贝斯手EDDIE GOMEZ合作良好,这是BILL 弹奏电子琴的黄金时期,有人认为电子琴使他失去了平日的感性,但仔细耹听之下,你会发现他在不断续的弹续之下,他与电子琴的完美结合。”FUNKALLERO”受到许多乐手的喜爱,ZOOT SIMS为它狂,STAN GETZ也坚持与他合奏,然而,他是少数不相信自已专辑品质的爵士乐手,对自已要求相当严刻,他也不喜欢断续或重复地演奏方式,他录音只录一次,接着下一首,因此造成他对演奏时精准的要求,表现在完美的钢琴弹奏。
1929年出生至1980年去世,BILL在当世钢琴界已奠定他大师的地位,初听他的音乐,你或许会惊讶他的琴声并不是很突出,但久了之后,你就发现每当到某一小节,你会期待他钢琴声的出现,若没有他的琴声来穿插连贯,整首曲只不过是普通的拍子,他那连续的指法,不经意的节拍,及灵活的变奏,造成他的音乐的丰富性,这也就是他的魔力所在,直到今天,许多爵士钢琴乐手仍深受他的影响,自由的曲风,不经意的演奏,虽不突出,但少了他又不能完美,BILL EVANS就是如此的重要,也因此他在酷派、咆勃乐风下都能占有一席之地。

A Time For Love - Bill Evans


在去峇里島之前買下了bill evans的alone的cd,早前就想買了可是就是下不了決心.到下了決心确又無處可尋,世事往往就是如此是吧..有机會時又不珍惜,沒了又苦苦追尋.我都得惜福,惜緣哪..這張1969的老唱片全是bill evans的獨奏,對我來說這是我前十張最喜歡的爵士樂cd了.難怪企鵝歌片的review都說他的三從奏是獨一無二的了,能在店里听著爵士樂一邊公作.真的是很捧,不過嘛..我家的老爺子可不太認同我的作風哪..哈哈,又一年了呀..能有什么期待哪.就讓我再次去旅行吧.

Saturday, January 13, 2007

Nat king cole - Route 66


" a short story for the girl who live in taiwan "

這個標題並不是要看這篇的人做什麼奇怪的事或靜物擬態,雖然聽起來具有某種程度的詭異趣味性。
對我而言,能被他人信賴而傾吐一些毫無保留的情感,是一種讓人溫暖而珍貴的事,好像自身仍然是具有某種被需要或存在的價值,這種心態上有些複雜,不能說愉悅,也不能說是悲傷,好像非常平靜、溫和而確實的去觸摸、包覆那宣洩之流,而也一直希望能讓對方感受到我是如此的禮貌與充滿溫暖的心情去對應著,儘管我是撲克臉又寡言。
不過很少人對我坦露過這樣深刻的心情,對我而言是某種日常的突兀。
對我而言,印象最深的,是一個毫不認識的女孩子,沒有半點交集或話語,看起來禮貌而具有知性的樣子,總之我的肩頭終於濕了一大片,在我眼前的髮梢有著美好的氣息,白色的毛衣意外的刺眼,我在確認這應該沒有任何意味後決定等她平靜,人總會碰到這種時候吧!雖然說人生本來就會碰到不愉快的事,不過把這些視為理所當然也太苛刻了,各種失望還有寂寞還是會滲透到心裡啊!人之所以想要接受他人的認可也一定是有包含這個因素吧?身高與女孩子同高的狀況下,兩人的接觸只有她不知名的眼淚與我的肩膀。
旅途並不是只有失望噢。
帶著這些走下去也許太過沉重了,這種始終是一個人的心情非常的深刻,不過當時我的腦袋是一片空白,動著嘴想試著說些平撫的話,張開口的望著天空,無風的周圍仍非常的舒服,總覺得之前的涼風已經吹散某些事物了。
帶著這些走下去也許太過沉重了,這種始終是一個人的心情非常的深刻,不過當時我的腦袋是一片空白,動著嘴想試著說些平撫的話,張開口的望著天空,無風的周圍仍非常的舒服,總覺得之前的涼風已經吹散某些事物了。
總之讓不斷累積的某種情感壓迫著心,我一直都沒有發現,直到大量空虛的情感往我身上襲來。
想起這些積塵以久的回憶,是在不久後接到一封,滿是錯字的 E-MAIL,以中文名字來看,應該是女孩子,理直氣壯的內容,敘述她選擇的道路與周遭的不順,內容似乎有著不願揭露的不安或懊喪感,這種動搖的時候想到那種負面的東西就完了,如果確定自己的路是對的,真希望能支持下去。
那一封信給我的感覺沒有任何的不禮貌,應該說本質上就沒注意這回事,但是意外的讓我對這個找到自己的道路卻有點動搖的女孩子產生好感。
當我看到信尾時,那句 "算了!我是陌生人,我們不認識" 時,腦海中想起當時穿著白色毛衣的女孩頭也不回的離去背影,將淚水寄託於我的事,看來這世上總有各種表達型式啊,雖然說不上是彼此交換禮物,但是我還是感覺得到很珍貴的東西。
加油啊,錯字很多的女孩。